写了上百部电影的影评,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道理:电影源于生活又没生活精彩。
2011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名为《传染病》的电影,它的灵感来源于尼帕病毒、SARS病毒。
电影模拟了病毒在社会中的快速传播以及社会面对疫情时的反应。
人类在科技上的进步,总是会导致人类基础知识水平也在同步飞速进步的假象。
若对比电影中人类面对病毒时的反应与现实中人类在这次冠状病毒中的反应,会发现两者十分相似。
一、病毒传播

“不是每个人都能预料到自己死在镜头前,那些看不见的病患才让人更担心。”
“连翘是干什么的? 它是解药。”
“连翘是一个骗局,你靠它赚了四百五十万美元。”
“我们得确保,公布天下之前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能豁免于概率”
从拖延-医疗人员被打死-警察因上门了解艾滋情况被辱骂-护士因病人死亡被辱骂-政府官员一问三不知-红十字会募集大量资金却少量用于发放-给没有发热门诊的莆田系医院发放1.8万个口罩

情节1:新型病毒目前没有找到任何治疗方法、任何疫苗。官方下令只能在BLS-4实验室进行实验,其他任何实验室都不能再研究它,“我不想看到这种病毒粘在谁的鞋底离开实验室”。但有一位BLS-3实验室的教授坚持偷偷研究,做出了突破性的成果。
相关专业知识: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是比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密闭性更好、更安全的实验室,防止这种未知的致死率高的新型病毒的实验室途径传播也是生物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 每场传染病都是下一次的疫苗》
1.那个米尔斯博士去见第一个病死的同事时并没有处于谨慎而佩戴口罩,另外在当时没有任何数据的情况下不应该武断潜伏期和病毒体外生存时间,相关人员都应该立刻隔离检查。
2.还是米尔斯博士很快就在体育馆开始部署气密舱,这个很正确,并再寻找3个类似场所布置。
3.看到米尔斯博士在一线染病后还是很难过,想起了以前的非典和现在的新冠肺炎中很多在一线抗击病毒的医护人员。

传染病:劳伦斯·菲什伯恩领衔,向明星堆砌靠拢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xsy.com/game/id-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