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不知道是怎么了,总感觉自己很不能理解一些“大呼小叫”。
看《港囧》时就隐约已经这样觉得了,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是这样想,那样大呼小叫的折腾到底算什么啊?
是青春吗?是爱情吗?我总觉得刺耳又难堪。
是不是没有大呼小叫,就不叫奋斗,就不叫青春了?夜刷《喜剧之王》,这样的感受又出现了。
一腔热血的奋斗青年,斗志昂扬,满脑子演戏。数次按照自己的理想,把人家的剧场搞得乱七八糟。
他凭什么能领那盒盒饭?剧务说:你没资格!是,我也觉得他没资格。
一个人可以固执,可以坚持理想,但起码,不能让别人给你收拾烂摊子。
他说自己不是跑龙套的,但他也不是一个演员,他就是个,砸场子的。
因为他的自以为是,把所有人的心血毁于一旦,让所有人没饭吃。换做谁,会不生气?
这他所谓的一个演员该有的自我修养?我不知道他在找人演《雷雨》的时候,有没有在街坊邻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样不靠谱,那样让人无奈、哭笑不得。
这并不是小人物的辛酸奋斗的故事。这样的人,能获得成功,本身其实是不公平的。
男主角被换
同其他周星驰的作品,或许是《食神》,也或许是后期的《功夫》等等,《喜剧之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的关系更为特别。作为电影,该片讲述的故事同样是关于电影拍摄——主角是龙套演员尹天仇,虽然努力钻研表演,但其表演屡屡被导演否定而不得不回到社区活动中心工作,其所梦想表演的作品《雷雨》也无人问津。阴差阳错被影星杜娟儿看中而被邀请饰演男主角,但又失去了这个机会。在被卧底剧务看中执行任务成功之后,他所梦想表演的《雷雨》受到了杜娟儿资助,终于大获成功。在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许多周星驰电影的经典因素:小人物、‘带泪的笑’、无厘头,在这部影片里这些元素更是和周星驰有关电影的理解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一部混合现实与超现实的杰作。本文将从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出发探讨周星驰在处理现实和超现实方面体现的美学特点,主要涉及剧情。
一,亚里士多德的人性与布莱希特的异化
西方的戏剧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可以从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来简单解释。他认为
周星驰的片子一般被冠以无厘头之称,也的确他很多喜剧作品满无聊,笑一笑也就过去了,却偏偏有这么几部片子是“第二眼美女”,大话西游和喜剧之王都可以称得上是这种类型,所不同的是,大话第一遍当成喜剧看,好好笑,看了n遍就转变成了值得玩味的哲理片了,而喜剧之王第一遍看的时候没甚感觉,或许那时候我年纪也小,咀嚼不出更深的感触,当成一般的喜剧来看,觉得里面笑料好少,也不太好笑,看完了觉得没劲。可是过段时间拿来重看,却有了别样的滋味,剧中主人公自传式的小人物,从底层开始,摸爬滚打一把辛酸泪,却仍自强不息,最后还是与机会失之交臂,只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真爱,笑中有泪,泪中也有笑,真的是一出悲喜剧,看了两三遍越看越有味道,里面也有经典台词:“跑龙套就跑龙套,请不要说是死跑龙套的。”听到以下对话还不禁流泪——“你养我吗?”“好啊,我养你!”
重新看喜剧之王,看得我抑郁了。感触最深的一个情节就是飘飘因为不想给有钱人卖而在酒吧被打了。她精心去找天仇却发现他飞黄腾达了,还对他爱理不理。突然很多悲伤的事情涌上心头,往事历历在目。以前朋友对我否定的话仿佛就在我耳边。争吵,叹气,失望,分手。我发现时间并不能抚平悲伤,反而是悲伤藏着一个地方,慢慢等着你,等着你感同身受,等着在那里爆发。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自己这样自卑,本来还想笑一笑的。
我的人生就好像过了个屁。初中的朋友不联系了,高中的朋友不联系了
前段时间看《我是歌手》,希望最后林志炫是歌王。虽然对林称不上喜欢,但是他一路走来的淡然,及最后一首国语的《浮夸》唱到我的心里去。纵观整个娱乐圈,一些明星们无限风光的背后,总有一批默默无闻,不够火候的明星忽明忽暗的闪着,谁人也看不到他们背后的无奈和心酸。他们是明星,却光圈不够,喜怒哀乐没人知晓,只得自己来消化情绪。
1999年我买了第一本娱乐杂志,各种八卦的头条攀比着吸引人们的眼球。时隔多年,忘记其中恩怨情仇的复杂故事,只单纯记得一个电影名字——《喜剧之王》。虽然并未看过,却记得附赠海报里,张柏芝那一张微微婴儿肥的脸,无辜单纯的眼神,两条麻花辫松绑着,散发着年轻稚气的清纯。在没看电影之前,曾以为这是属于俊男美女们皆大欢喜的偶像剧。直到知道导演是周星驰,又看到评论说,这是周星驰个人自传,才上网找到它,短短的一小时多看完,却发现很多正中的心情是再多的语言也无法表达出的。
没有带着理解的心情去看一部电影,那么永远也看不到它的内核。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学课本里老师概况中心思想说
引人入胜!有一部悲剧叫做《喜剧之王》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9xsy.com/game/id-1476.html